[浙江日報]代表委員建言錄
發布時間:2017-01-16 15:15:54
|
作者: 記者 李鵬 沈吟 曾楊希 施宇翔 李丹超 吳振宇 整理
省人大代表李西琴——
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刻不容緩
代表名片:省人大代表、人民陪審員李西琴工作室理事長
作為來自基層的代表,李西琴今年提交了一份關于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建議。
“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生活垃圾也越來越多,這個問題處理不好,不但會影響農村生態環境,還可能影響農民身體健康”。李西琴代表表示,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已經刻不容緩。她建議加強政府主導力度,提升公眾參與度。設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工作領導小組”等組織機構,采取實地核查和臺賬檢查相結合的形式,組織明察暗訪,并列入鄉鎮一級工作考評。要建立“門前三包”、村規民約和專業保潔相結合的長效管理機制。更重要的是要確保長效運行維護所需資金,完善項目落地用地機制。
省人大代表徐聰琴——
完善殘疾預防,建立早期干預制度
代表名片:省人大代表、浙江康復醫療中心副主任
“對于很多新生兒的殘疾,如果能夠盡快共享殘疾信息,我們就可以及時跟進早期康復干預機制。”徐聰琴代表這次帶來了兩份與殘疾人有關的建議。
她建議,省衛計部門牽頭開展相關工作,完善殘疾預防工作機制,在現有的新生兒篩查和兒童保健服務內容中明確加入兒童殘疾篩查內容,加強對基層社區醫務人員、婦幼保健人員培訓,使他們熟悉殘疾兒童篩查工作流程。同時,在兒童健康管理和0歲至6歲兒童健康體檢中,如果發現疑似的殘疾兒童,應由專業醫療機構進行確診,將確診的殘疾兒童信息與當地殘聯互通共享,建立殘疾人信息共享數據平臺,醫療機構則與康復機構建立轉介機制,幫助殘疾兒童及早接受康復救助。
省人大代表姚百青——
重視偏遠山村群眾文化生活
代表名片:省人大代表、浙江紹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這幾年,文化下基層活動越來越多,姚百青代表所在的研究院每年都會免費送80多場紹劇演出下鄉。
他提出,因為演出成本原因,不少演出單位會選擇距離近、條件好一些的村子去,地理位置偏遠、經濟相對落后的村去得就少了。姚百青代表建議,政府應該牽頭,每年為偏遠地區的村子多申請幾個演出場次。此外,專業劇團、文化館等演出單位每年應該主動選擇去偏遠山村多演出幾場,以豐富偏遠山區群眾的文化生活。
省政協委員田寧——
引導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
委員名片:省政協委員、浙江盤石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如今,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擁抱互聯網,實現新一輪的轉型升級。省政協委員田寧建議,對引入“互聯網+”的傳統企業給予一定的引導資金。
田寧委員認為,如今,通過互聯網“全球買全球賣”已經成為潮流,眾多傳統企業雖然在生產方面做足功課,卻忽視銷售環節的優化和嫁接信息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企業主自身思想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則是對開拓互聯網和信息化銷售方式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猶疑。如何消除企業主的疑慮?田寧委員建議,給予一定的引導資金支持,推動傳統企業實現生產端和銷售端的全面優化,助推轉型升級。
省政協常委錢水土——
繼續加大省屬高校投入力度
委員名片:省政協常委、浙江工商大學金融學院院長
一直在高校工作的錢水土委員,對最近幾年招聘師資的困難感觸頗深。錢水土委員認為,浙江經濟轉型關鍵在創新驅動,而創新的根本在于人才,高校作為人才的培養單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最核心的是“一流的師資培養一流的人才”,但目前我省高等教育陷入“投入不足、體制機制不夠靈活”的發展瓶頸,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缺乏高端人才支撐。
錢水土委員建議,作為經濟強省的浙江,應進一步加大對省屬高校的投入力度,改善高校辦學條件,提高一線教師的收入水平,解決高端人才外流問題;另一方面,應該加快高校體制改革機制創新,淡化高校行政化色彩,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放寬高校管理運營的自主性和靈活性。
省政協委員唐睿康——
讓科技發展規劃更科學
委員名片:省政協委員、民盟省委會常委、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
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來自高校科研一線的省政協委員唐睿康,圍繞科技工作綜合規劃提出建議。
“由于科技領域的細化發展及其自身的高度專業性,相關宏觀決策和政策部署的難度也隨之加大,這是浙江在建設創新型省份和科技強省面臨的重要課題。”唐睿康委員建議,推動建立“科學顧問”制度,由各領域的專家型科學顧問組成獨立咨詢機構,在我省與科技發展相關的政府決策中,更好地發揮高層次科技人才的“智庫”作用,讓科技發展規劃“更科學”。
(記者 李鵬 沈吟 曾楊希 施宇翔 李丹超 吳振宇 整理)
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刻不容緩
代表名片:省人大代表、人民陪審員李西琴工作室理事長
作為來自基層的代表,李西琴今年提交了一份關于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建議。
“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生活垃圾也越來越多,這個問題處理不好,不但會影響農村生態環境,還可能影響農民身體健康”。李西琴代表表示,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已經刻不容緩。她建議加強政府主導力度,提升公眾參與度。設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工作領導小組”等組織機構,采取實地核查和臺賬檢查相結合的形式,組織明察暗訪,并列入鄉鎮一級工作考評。要建立“門前三包”、村規民約和專業保潔相結合的長效管理機制。更重要的是要確保長效運行維護所需資金,完善項目落地用地機制。
省人大代表徐聰琴——
完善殘疾預防,建立早期干預制度
代表名片:省人大代表、浙江康復醫療中心副主任
“對于很多新生兒的殘疾,如果能夠盡快共享殘疾信息,我們就可以及時跟進早期康復干預機制。”徐聰琴代表這次帶來了兩份與殘疾人有關的建議。
她建議,省衛計部門牽頭開展相關工作,完善殘疾預防工作機制,在現有的新生兒篩查和兒童保健服務內容中明確加入兒童殘疾篩查內容,加強對基層社區醫務人員、婦幼保健人員培訓,使他們熟悉殘疾兒童篩查工作流程。同時,在兒童健康管理和0歲至6歲兒童健康體檢中,如果發現疑似的殘疾兒童,應由專業醫療機構進行確診,將確診的殘疾兒童信息與當地殘聯互通共享,建立殘疾人信息共享數據平臺,醫療機構則與康復機構建立轉介機制,幫助殘疾兒童及早接受康復救助。
省人大代表姚百青——
重視偏遠山村群眾文化生活
代表名片:省人大代表、浙江紹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這幾年,文化下基層活動越來越多,姚百青代表所在的研究院每年都會免費送80多場紹劇演出下鄉。
他提出,因為演出成本原因,不少演出單位會選擇距離近、條件好一些的村子去,地理位置偏遠、經濟相對落后的村去得就少了。姚百青代表建議,政府應該牽頭,每年為偏遠地區的村子多申請幾個演出場次。此外,專業劇團、文化館等演出單位每年應該主動選擇去偏遠山村多演出幾場,以豐富偏遠山區群眾的文化生活。
省政協委員田寧——
引導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
委員名片:省政協委員、浙江盤石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如今,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擁抱互聯網,實現新一輪的轉型升級。省政協委員田寧建議,對引入“互聯網+”的傳統企業給予一定的引導資金。
田寧委員認為,如今,通過互聯網“全球買全球賣”已經成為潮流,眾多傳統企業雖然在生產方面做足功課,卻忽視銷售環節的優化和嫁接信息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企業主自身思想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則是對開拓互聯網和信息化銷售方式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猶疑。如何消除企業主的疑慮?田寧委員建議,給予一定的引導資金支持,推動傳統企業實現生產端和銷售端的全面優化,助推轉型升級。
省政協常委錢水土——
繼續加大省屬高校投入力度
委員名片:省政協常委、浙江工商大學金融學院院長
一直在高校工作的錢水土委員,對最近幾年招聘師資的困難感觸頗深。錢水土委員認為,浙江經濟轉型關鍵在創新驅動,而創新的根本在于人才,高校作為人才的培養單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最核心的是“一流的師資培養一流的人才”,但目前我省高等教育陷入“投入不足、體制機制不夠靈活”的發展瓶頸,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缺乏高端人才支撐。
錢水土委員建議,作為經濟強省的浙江,應進一步加大對省屬高校的投入力度,改善高校辦學條件,提高一線教師的收入水平,解決高端人才外流問題;另一方面,應該加快高校體制改革機制創新,淡化高校行政化色彩,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放寬高校管理運營的自主性和靈活性。
省政協委員唐睿康——
讓科技發展規劃更科學
委員名片:省政協委員、民盟省委會常委、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
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來自高校科研一線的省政協委員唐睿康,圍繞科技工作綜合規劃提出建議。
“由于科技領域的細化發展及其自身的高度專業性,相關宏觀決策和政策部署的難度也隨之加大,這是浙江在建設創新型省份和科技強省面臨的重要課題。”唐睿康委員建議,推動建立“科學顧問”制度,由各領域的專家型科學顧問組成獨立咨詢機構,在我省與科技發展相關的政府決策中,更好地發揮高層次科技人才的“智庫”作用,讓科技發展規劃“更科學”。
(記者 李鵬 沈吟 曾楊希 施宇翔 李丹超 吳振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