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任斌,民建杭州商業二支部主委,杭州飛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杭州創業服務網CEO,同時他還擔任一些高校的創業導師。
在很多場合,人們講起魏任斌,都說他是一個很有情懷、有理想,善于總結思考的人,在推動青年大學生創業、民建的參政議政方面都做得風聲水起。
1988年魏任斌從廈門大學會計系畢業后到浙江大學工作,主要做財務審計工作。工作七年后,1995年魏任斌辭職,開始了第一次創業,并收獲到第一桶金。2003年,魏任斌到一家做通訊產品的公司任職。在經營通訊產品的過程中,魏任斌經常到高校做演講,繼而敏銳地發現:中國在未來五年內,經濟會出現前所未有的困難,需要通過創業來帶動就業。于是,2007年,他連續寫了幾篇建議,分別寄給省市領導,在信里表達了對中國就業環境會越來越難的擔憂,并呼吁從政府層面出相應的政策支持更多大學生創業。其中一封給了當時的杭州市市長,民建省委會還把這個建議作為一個專題報給省政府。這些信分別發給市級、省級和國家級領導,得到很多領導的回應和支持,時任國務院總理還通過國務院辦公廳委托省政府打來電話致謝。
在此背景下,魏任斌越來越感受到支持大學生創業的重要性,并于2007年6月28日成立了飛來投資公司,其宗旨就是鼓勵幫扶更多的大學生創業。魏任斌認為大學生可以不去創業,但每個大學生都要接受創業教育,嘗試創業,通過接受創業教育來理解創業、感悟創業,體會工作和生活的艱辛。十年來,他一直堅持到全國高校做演講,到現在為止做了600多場演講,鼓勵更多大學生嘗試創業,分享創業方法以及碰到困境時如何去克服。他認為,如果我們國家,所有的人都去考公務員,都去考研究生、讀博士,那將是很悲哀的一件事,而如果有更多人來創業,以做企業家為榮,這樣的社會才會更有活力。
對于大學生的創業教育,魏任斌經常講到的是:創業從營銷開始,營銷從賣垃圾開始。為什么?因為生活在象牙塔中大學生往往自認為優秀和聰明,過于自戀。創業學習從賣垃圾開始,就是把一個大家認為是垃圾的東西通過營銷賣出價值,這個過程可能會有很多次的受挫,但正是在一次次的受挫中,鍛煉了大學生堅持不懈的毅力,鍛煉自己的口才,突破不敢嘗試的心理關。他還經常鼓勵學生不要虛度時光,要經常走出社會感受現實,“腳踏兩只船”,一只腳放在校園,一只腳放在社會,以社會人的思想來要求自己,把學校學習到的知識用到社會。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魏任斌一直在堅持公益幫扶青年大學生創業。通過這幾年的努力,他已給3000多個大學生提供過創業服務,共幫助了150多個大學生創業團隊共計一千多人創業成功,同時,也影響和帶動了3萬多名大學生了解創業、學習創業、準備創業、嘗試創業、參與創業。如浙江科技學院學生齊邵毅,在魏任斌的輔導和資金、資源支持下,成立了杭州清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發展很快,現有人員12人,公司年收入200萬元,建立起頗具影響力的電子商務平臺,最近得到了眾多天使投資的青睞。浙江工業大學學生張琳蓉在大一的時候就師從魏任斌學習創業,進行創業實踐。在魏任斌的幫扶下,引進了技術資源開始創業,成立了杭州農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事環保類農業技術產品的研究開發,進展非常順利。
作為民建會員,魏任斌情系社會福祉,關注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每年都要撰寫民情信息、調研報告20篇左右,他負責的民建杭州商業二支部已經連續六年被評為市級先進支部,他本人也獲得了省級先進會員、省級優秀參政議政會員、省級優秀社會服務會員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