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媒體報道
我的位置:主頁  > 宣傳教育 > 媒體報道
[青年時報]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導致就業難
全國人大代表車曉端建議:高等院校要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專業建設
發布時間:2017-03-10 18:26:15
  |  
作者: 時報記者 張晶
    草長鶯飛的3月,對于高校應屆畢業生來說,是畢業前最后一波找工作的好時機,越到后面,好的工作越難找。這段時間,各大高校也在通過校友企業、多年合作伙伴等方式,聯系企業進學校來進行招聘。

    近幾年,每年都會說大學生就業難,全國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委會副主委車曉端注意到了這個現象。為此,她特意進行了調查,也發現了問題。她說,原來是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導致的。為此,她建議,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尤其是地方性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校,應以就業為導向。

    學生找工作難 企業找員工難

    教育部近日發布,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數量將達到795萬,較去年新增30萬,屆時就業競爭將會激烈異常。

    車曉端注意到,這已不是教育部第一次發布當年畢業生數量,也不是第一次通過畢業生人數來提醒畢業生就業競爭壓力很大。大學畢業等于失業,這樣的現象相信沒有誰愿意看到的。

    在關注到這一現狀時,車曉端特意去關注了一組來自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信息:2016年上半年浙江省人力資源供求分析報告顯示,全省人力資源市場各類技能人才月均需求18.32萬,月均供給13.73萬,月均供求缺口達到4.59萬。

    “我就納悶了,一邊是聽到大學生找工作難,一邊是企業說找人難,究竟難在哪里呢?”雖然兩組數據的統計口徑不同,但是,車曉端的第一感覺,是現在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供求結構發生了錯位。

    為了證實自己的直覺是對的,車曉端特意關注了浙江省某個地級市人才市場近期組織的一次人才需求抽樣統計結果。該市本級6400多個需求崗位中,本科需求27%,大專需求達43%。從高校畢業生生源情況看,本科約占51%,大專高職約占44%。從工種看,制造業和餐飲、批發零售等傳統第三產業仍是吸納求職者的主力,故絕大部分崗位學歷要求不高,大專甚至中專生便能勝任。

    同時,車曉端也發現,高校專業匹配與市場需求錯位。從市場供需情況看,企業需求以工科類大學生為主,而高校擴招卻以人文社科類專業偏多,使得文秘、法律和行政管理等專業畢業的大學生供大于求,致使畢業后就業困難。


    把實習當回事的學生越來越少

    在車曉端的調查中,她發現,企業高技能人才緊缺,而目前大學教育多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操作,使得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缺乏實際操作技能,無法滿足用人單位崗位要求,造成供需雙方脫節。

    “我們要的學生,最好是有實習經歷,來了以后經過簡單的入職培訓以后就能上手。”杭州一家國有企業的HR謝小姐告訴記者,可是,現在招聘回來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基本上都沒相關的經驗,“為此,現在高校招聘,我們都是提前介入,讓他們從大四下半年開始就入企業實習。最終簽約的人數與校內招聘到的人數之間肯定會有差額,基本上都是在拿到畢業證書前‘淘汰’了。對于學生來說,覺得企業各種制度在‘克扣’他們,而對于企業來說,覺得這些學生眼高手低。”

    從謝小姐的話語中,不難聽出一個信息——現在的大學生不喜歡實習,一旦踏上實習崗位后,現有的知識不能應對實際崗位操作,有的則是因為各種人際關系而放棄。

    為促進青年學生順利就業,杭州市設有實訓基地。一般來說,大學生的實習周期為3至6個月,可是,有不少學生會在實習后不到3個月,就因各種原因提前結束實習。

    陳老師在杭州一所高校負責學生實習工作已有10多年了。她說,其實高校老師也知道,學校里學的理論知識最終也是要通過實踐操作來得以體現。可是,根據她的工作經驗來看,形成實習不被重視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大的因素就是高等教育規模在近幾年的快速擴張。1977年,全國只有404所高等院校,目前已接近3000所。學校的數量呈7倍的增長,而學生的數量增長量遠遠大于學校的增長數量。“同時,這幾年,隨著不少企業的改制,企業對于經濟效益的追求,對于承擔實習工作已不再熱衷,也不像原來那樣能提供滿足需求的實習崗位。”另一方面,現在學生在實習、就業時,專業對口率也有所下降。

    陳老師說,現在大學生的實習單位,不像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樣靠學校聯系,更多的還是需要學生自行聯系。“像醫學、師范類等專業性強的專業,因為實習單位都屬于國家事業單位,相對來說還是能夠靠學校資源予以滿足的。”


    提高實習費激勵學生效果不明顯

    學生為何不愿意實習,有學生說,現在去很多單位實習都是沒有實習經費的,每天往返于學校與實習單位之間的交通費、工作餐費等都得不到補償。“要與企業員工一樣干活,甚至干得更多,做一些跑跑腿的事,想想都沒有意思。”杭州一所高校大四學生小厲說,以前聽學長說起不以為然,真正到了自己實習的時候才知道,真的很沒勁。“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四五個月,真的很難堅持下去!”小厲說,她每天往返學校與工作單位,僅地鐵費日均要12元,基本上公交車2站路都直接步行。“工作日的午餐、晚餐,還是要自己解決的。單位沒有食堂,外面吃個飯起碼10多元,這一天的花費比在學校貴多了。”

    實習開銷,真的成為了學生不愿實習的原因嗎?

    早在2014年,浙江大學本科生院為了鼓勵學生重視、參與實習,按生均1000元的標準設立了實習教學經費,鼓勵學生實習走出校園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并且在專業崗位上進行深度體驗。尤其是對以往一直“蝸居”在實驗室的理工科學生來說,鼓勵多走進企業,將科研與實際需求結合起來。

    “效果是有的,但是沒有達到預期。”浙江大學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陸國棟告訴記者。記者從學校得到的數據來看,2015年108個本科專業中,有90個專業開展了不同程度、深度的實習。這些參與的學生中,生均實習天數達到了36天。相關負責老師告訴記者,以往的生均實習天數只有20多天。


    建議相關部門加強頂層規劃和設計

    車曉端說,隨著高等教育錄取率的逐年提升,它已走向了普遍教育。本著對教育、對教育者的負責,她建議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強頂層規劃和設計,指導高等院校要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專業建設,適應社會需求,形成比較合理的高等教育層次結構。同時,在高校就業中,要以就業為導向創新人才培養,學校找準自身定位,加大一線技能型人才培養力度,并且形成就業為導向的機制,強化校企合作,部分高等院校需摒棄“重招生輕就業”的觀念,確保人才培養出口暢通。

    與此同時,車曉端說,教育、人力社保等相關職能部門,也要加強對高校的辦學指導,既要重視對人才需求預測、人才培養規模、專業設置調整的調控,指導高校改革,避免高校專業設置的盲目性,又要發揮自制優勢,加強輿論正確引導,為高校和學生提供必要的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公共平臺和基本服務以提升就業能力。

    對于學生提出來的實習費用,她建議教育、人力社保部門進行調研,通過學費單列、實習單位的協調等途徑,給予實習學生最基礎的生活保障,提高學生的實習積極性,并且加大對學生的實習考核,讓實習變成真正的實習,而非形式化的過場。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 欧美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 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囗交| 欧美www网站|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网站 | 高潮内射免费看片| 日韩内射美女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免费可以看 | 美国式禁忌在线播放| 小信的干洗店1~4| 免费看男女下面日出水视频| 一个色综合导航| 欧美妈妈的朋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男人天堂手机在线版| 国产美女在线播放|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韩国三级日本三级美三级| 无忧传媒视频免费观看入口| 免费特级黄色片| 99在线观看国产|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高清6|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韩国电影禁止的爱善良的小子hd|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 免费啪啪社区免费啪啪手机版| 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 日韩精品免费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