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至12日,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
水貴仙攝
6月8日至12日,匯集16個中東歐國家各種風情的上百個品類,超過千余種展品在浙江省寧波市的500個展位上開啟中國之旅。作為國家“一帶一路”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落地項目———中東歐博覽會第三次在寧波舉行掀起高潮。期間舉行的浙江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推進會更是寧波乃至浙江搶抓“一帶一路”機遇的一次生動實踐。
不久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fā)表主旨演講時提到,寧波等地的古港,就是記載古絲綢之路歷史的“活化石”。從編制《寧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行動綱要》,到連續(xù)三屆舉辦中東歐博覽會、“中國航海日”永久落戶、中東歐國家經貿促進部長級會議通過《寧波宣言》,再到今年3月國家質檢總局和寧波市政府簽署《關于共同建設“中國-中東歐貿易便利化國檢試驗區(qū)”合作備忘錄》,寧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招招擲地有聲。
▲▲▲打造面向中東歐國家的人文交流首選之地
寧波月湖畔,江南唯一的高麗使館;鼓樓邊,規(guī)模宏大的永豐庫遺址;上林湖,越窯青瓷古窯址……眾多歷史遺跡,見證了寧波古代對外貿易的繁華。
“寧波商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足跡,最遠到達非洲大陸。”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教授張如安說,古時候慈溪上林湖畔的越窯青瓷的貿易范圍,就遍及亞非各國沿海主要港口與城市。豐富的越窯青瓷海外遺存,勾勒出唐宋時期越窯“海上陶瓷之路”的交通路線輪廓。古老的越窯青瓷除了曾出口到日本和朝鮮半島,還遠至南亞、西亞乃至東非等地。在菲律賓、印尼、泰國等國,均有越窯青瓷出土。除了茶葉、青瓷外,寧波的梅園石也早早走出國門,遠渡重洋。
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專家、寧波大學教授龔纓晏告訴記者說:“寧波對于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起步很早,上世紀80年代就召開了相關的研討會,并出版了論文集。隨著中國掀起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熱潮,寧波又組織召開了多次學術研討會,這些研討會的重要特點是包容性很強,參加的學者來自國內外,更主要的是其研究的對象也包含了寧波以外的其他港口城市,討論范圍很廣。同時,正是在寧波的多次會議中,許多有識之士不斷提出要多個城市聯(lián)合,共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創(chuàng)意,促成了多個城市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舉措。寧波還成立了一些機構,如寧波博物館與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在2002年共同組建了‘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趕在了國家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之前。”
2015年6月,寧波市政府啟動的“百團千人游中東歐”活動首戰(zhàn)告捷。2016年,第二屆中國(寧波)-中東歐國家旅游合作交流會上,寧波市與斯洛伐克日利納州簽訂旅游交流合作協(xié)議。今年博覽會期間,還將開通寧波至捷克布拉格的包機。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目前,寧波正在打造面向中東歐國家的人文交流首選之地。2015年,有200多名中東歐國家學生在寧波留學,人數較上年增長了5倍。2016年6月,寧波外事學校海外分校“中羅國際藝術學校”正式落戶羅馬尼亞德瓦市,開創(chuàng)了全國中職教育海外建分校的先河。
借鑒寧波諾丁漢大學的成功經驗,寧波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共建一批中外合作大學,促進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青年人才的互動交流。大力推動寧波文化“走出去”,積極參與海上絲綢之路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使“活化石”成為寧波最亮麗的城市名片。
▲▲▲寧波舟山港躍居世界前三的集裝箱港口
5月11日15時,一趟從寧波舟山港鐵路北侖港站始發(fā),開往“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jié)點——西安的集裝箱鐵路班列駛出浙江省界,上面裝載著來自“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4標準箱乳制品,這是寧波舟山港全力打造“一帶一路”最佳結合點的一個縮影。
寧波舟山港地處海上絲綢之路和長江經濟帶的T字形交匯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長江經濟帶沿江省市建立緊密廣泛的通航通商合作關系,無疑將在國家戰(zhàn)略中找到重要位置。2015年浙江省兩會期間,寧波提出的打造港口經濟圈,正式寫入了省政府工作報告。與黨委、政府同頻共振的市政協(xié)迅速找準定位,把主動服務國家戰(zhàn)略作為共同的政治責任,啟動了加快建設港口經濟圈調研工作。
培育多式聯(lián)運體系,實現基礎設施互聯(lián)互通是基礎與先導,以設立海鐵聯(lián)運綜合試驗區(qū)為抓手,加快海鐵聯(lián)運發(fā)展;理順港口管理體制,由省里牽頭向國家爭取兩地各自現有政策對寧波舟山港的全面覆蓋,針對當前寧波優(yōu)勢產業(yè)集聚發(fā)展核心載體的重點開發(fā)區(qū),提出加強功能對接,推進區(qū)港貿易物流服務一體化、推進產業(yè)產能國際化等多條合理化建議提供市委科學決策參考。今年一季度,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吞吐量達588萬標箱,首次超過深圳港,成為居世界前三的集裝箱港口。
目前,該港“一帶一路”航線達82條,全年航班升至4412班,全年箱量達到908萬標準箱,占全年集裝箱吞吐量的四成左右。此外,寧波舟山港的北侖、鎮(zhèn)海兩個港區(qū)相繼開通直通鐵路,成為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樞紐。截至目前,全港海鐵聯(lián)運班列已開通11條,業(yè)務范圍涵蓋陜西、甘肅、新疆、西藏等12個省份20余個城市,進而延伸至中亞、北亞及東歐國家。到2020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將力爭達到10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2600萬標箱以上,成為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zhàn)略支點。
▲▲▲開拓深耕“一帶一路”國家市場成寧波企業(yè)共識
2017年1-5月,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慈星公司”)生產的電腦針織橫機對孟加拉國出口保持6%左右的幅度增長。截至目前,慈星公司已累計向孟加拉國出口電腦針織橫機7600多臺。2017年以來,慈星公司對緬甸、柬埔寨等國家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長。
“‘一帶一路’框架和戰(zhàn)略在相關國家和地區(qū)取得了可觀的經濟帶動作用,國內與海外經濟互動愈加活躍。就拿我們公司來說,依托旅游資源與醫(yī)療咨詢事業(yè)相輔相成,互助互利,為企業(yè)開拓新發(fā)展方向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也讓充滿荊棘的開拓之路變得水到渠成!”寧波鄞州區(qū)政協(xié)委員周詠梅告訴記者說。周詠梅擁有一個集酒店、旅行社、廣告、食品公司為一體的集團公司。中央提出“一帶一路”建設后,周詠梅搶占先機利用從事多年旅游行業(yè)所積累的資源和經驗,與海外頂級的醫(yī)療機構合作,建立了醫(yī)療咨詢公司;公司的食品部近兩年來也與俄羅斯企業(yè)開始合作。
市政協(xié)委員王慧榮是寧波易通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在王慧榮看來“一帶一路”是國家一項宏大且長久的工程,寧波市作為“一帶一路”的起點城市之一,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民企發(fā)力不可或缺。根據各行業(yè)具體的情況,政府可以制定相應的幫扶辦法及相關配套政策,將各行業(yè)與“一帶一路”有關的企業(yè)進行名單梳理,按照行業(yè)類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召開座談會,研究商討行業(yè)在“一帶一路”上如何發(fā)揮推動作用,加快企業(yè)轉型升級的步伐,促進企業(yè)二次騰飛。
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在政府鼓勵下,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yè)加速布局“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qū)。與相關國家城市加強合作,開拓深耕“一帶一路”國家市場已成為寧波企業(yè)的一種共識。最新數據顯示,寧波已在“一帶一路”沿線40個國家設立境外企業(yè)和機構564個,中方投資額27.2億美元。2016年,寧波對沿線21個國家承包工程營業(yè)額8.9億美元。
寧波制造、寧波建造、寧波服務受到“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歡迎的同時,這些國家的產品、技術、資本也源源不斷地進入寧波。截至2016年底,沿線國家在寧波投資項目1145個,合同、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40.9億美元、20.6億美元。中捷產業(yè)合作園、中意生態(tài)園、北歐工業(yè)園等一批園區(qū)正在寧波加快推進。而位于寧波保稅區(qū)的中東歐貿易物流園,已成為中東歐特色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大本營。
“寧波還將繼續(xù)加大對‘一帶一路’國家市場的拓展力度,重點打造中東歐合作平臺,爭取中東歐投資貿易綜試區(qū)試點,同時推動東南亞、中東歐等境外合作園建設,積極培育寧波本土跨國公司,龍頭帶動,抱團‘走出去’。以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為載體,在智能經濟、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yī)藥、高端裝備等領域推出一批國際產能合作項目,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qū)共享新工業(yè)革命的巨大紅利。”寧波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