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誼報]民建德清支部提案被采納 “金藍領”越來越多了!
發布時間:2021-01-21 00:00:00
|
作者: 通訊員 馬駿 本報記者 朱敏敏

德清縣開展首屆“金藍領”職工職業技能大賽。
加快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是德清縣建設人才強縣的重要舉措,是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穩定就業的需要。民建德清支部提案建議,加快全縣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提案辦理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采納建議。
建議:
強化政策引領,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以“十四五”規劃編制為契機,出臺行動方案,明確技能型人才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每年制訂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年度目標任務;出臺具體實施辦法,對相關單位實行目標任務考核,營造齊抓共管氛圍。
設立“技能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對技能型人才培訓、薪酬提高、技能大賽等提供持續性獎勵,對成績突出、具有示范效應的企業實行一定的獎勵;加大企業技能型人才引進培養、社會機構培訓補助力度,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建立對接市場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引進體系,重點引進地理信息、航空制造、智能制造等緊缺型技能人才。推廣多渠道引才方式,引入第三方專業公司,通過平臺運營、項目合作、任務承攬等方式,進行市場化柔性引才。
完善培養機制,提高企業的主體責任。鼓勵企業建立技能型人才自主評價體系。出臺補助政策鼓勵大型企業建立技能型人才自主評價體系。把企業技能型人才自主評價、培養狀況納入年度金牛、金象企業的評定條件。
指導企業建立內部培養機制。指導企業建立科學的技能薪酬掛鉤體制、完善的“階梯型”技能型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完善企業內部人才儲備流動機制,實現技能型人才的有機穩步更新,做到“儲備一批,培養一批,使用一批”的良性循環。
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探索建立以行業協會為核心的技能型人才智慧管理平臺,通過信息共享提升技能型人才引進、流轉、培養的精準性。引導行業協會建立行業內部自主培訓培養機制,以行業內企業工廠為培訓基地,結合企業“一線”經驗,編寫內部培訓教材,開創“一行一班”行業技能型人才培訓法。
加強管理投入,辦好院校“主陣地”。由技能型人才建設領導小組對湖州技師學院、德清職業中專的專業設置、生源調配、經費投入等方面進行統籌管理。
鼓勵院校“招生走出去、生源請進來”,吸引西部欠發達地區及其他院校畢業班學生來德清實習,緩解生源短缺危機;加大同國內一流職業教育院校的合作,實現專業師資互補,為有需求的企業在合作院校招收“訂單班”。
加深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力爭將專業實訓基地建在企業內部,增加實踐操作課程在學生課程中的比例;提高院校資金籌措能力,鼓勵社會資本進院校,為大型企業設立“學徒班”,定向培養技能型人才。
答復:
政策推動,改善技能人才培養環境。堅持技能人才工作優先,資金做到優先籌措,日常工作優先安排,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4800萬元建立職業技能提升專賬。出臺政策引導,去年以來出臺了《德清縣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實施方案》《德清縣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下一步將抓緊擬定《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資助)管理辦法》等相關配套政策,規范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使用。
積極組織開展省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申報創建工作,進一步深化大師帶徒協議和培養計劃,建成縣級大師工作室3家,創建1家市級大師工作室,力爭創建1家國家級、1家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會同縣總工會開展首屆“金藍領”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新時代工匠職業技能大賽,支持德清航空航天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開展工程師技能比武活動,通過競賽在全縣營造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和弘揚“工匠精神”的氛圍,積極為我縣參加高層次技能大賽儲備優秀選手。
為企業技能人才成長構建晉升通道。持續推進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加快推進高技能人才直接認定工作,穩步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推廣工作,構建技能人才提升培養多元化體系。為企業技能人才成長構建晉升通道,為企業、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高層次技能人才支撐。去年以來共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 3 場次,培養高級工300多名,擇優遴選德華兔寶等企業開展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工作,打破唯學歷唯資歷的評價標準,共有20家企業50多名高技能人才申報高技能人才直接認定。
實施校企人才培養工程。鼓勵技工院校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雙向合作”機制,引導湖州技師學院、職業中專大力開展培育新興產業、特色產業的技能人才,因企施訓、因需辦班,根據企業用人需要,制定合作計劃,開展“訂單式”“委托式”培訓,定向培養企業急需人才。如湖州技師學院與浙江南方測繪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鴻鵠班”,旨在打造優質地理信息行業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