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兩會如期而至。
根據會期安排,浙江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于1月25日開幕,浙江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將于1月26日開幕,正式會期均為4天半。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十四五”開局之年、我省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啟動實施之年。歷經不平凡的2020年,站在新起點,如何邁好第一步,走好新征程至關重要。所以,開好今年的浙江省兩會,意義重大。
相信大家都格外關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省兩會怎么召開。除了會期縮短之外,代表委員的履職方式是否也在發生著變化?這一點,從浙江省兩會開幕前的新聞發布會上就能感受到不同,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副主任盧群星多次提到“數字賦能”這個高頻詞。
省人大代表楊云飛告訴記者,今年兩會期間,大會秘書處推出了多項數字化應用系統,很方便——像“浙江省人大代表釘”,里面20個子功能模塊,基本涵蓋了代表履職的全場景,與會代表可通過手機端接收各類會議通知,查詢議案建議、參與預算審查等。
這次,楊云飛帶來了三份建議,都是和殘疾人群體有關的,均已通過浙江省人大的履職平臺進行了一鍵提交,“一份是《關于建立殘疾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議》。另外兩份都和無障礙環境有關,分別是《關于加強人事考試無障礙支持的建議》《關于加強酒店無障礙設施建設的建議》。網上提交后,不需要再到會場去辦理。”
同樣對數字賦能履職印象深刻的,還有省政協委員范淵,“這次省兩會召開前,已經明顯感受到了數字化手段的高效協作和協同。像數字化分享、數字化提案的提交、遠程視頻會議等,都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委員履職的新技術、新手段。”
長期與數字領域打交道的范淵,還有一個身份——杭州高新區(濱江)政協委員會客廳“廳長”。在日常工作中,他也多次嘗試應用數字化履職手段,線上線下相結合,“相信從今年浙江省兩會開始,會有越來越多的數字技術,應用到代表委員履職的方方面面。” (記者 藍震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