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報]陳小平委員:用好綠色金融杠桿
發布時間:2021-03-30 09:48:40
|
作者: 本報記者 劉艷
碳中和目標涉及產業鏈的方方面面,將深刻影響下一步產業鏈的重構、重組。在此過程中,綠色金融可以有效發揮杠桿作用,引導資金流向節約資源技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引導企業生產注重綠色環保,引導消費者形成綠色消費理念,在綠色轉型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而如何用好綠色金融杠桿?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陳小平告訴記者,2017年6月,我國在浙江、廣東、貴州、江西、新疆五省區部分地區,開啟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截至2020年底,全國綠色信貸余額居世界第一,綠色債券存量規模居世界第二。2020年7月,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正式成立,首期募資規模885億元。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加快推進,7省(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額近100億元。
陳小平認為,我國在利用綠色金融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仍然存在著綠色標準界定不統一、綠色金融服務機構不足,綠色金融產品體系不全,相關政策激勵不充分以及信息披露不全面等問題。
為了進一步發揮綠色金融杠桿作用,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陳小平建議,構建綠色金融標準體系,保障綠色金融規范健康發展;完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量;深化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推動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構建符合政策激勵的評價和約束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布局綠色金融;完善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引導社會投資向綠色低碳等環境友好型企業傾斜。
他認為,應在《綠色金融標準工作組章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的基本框架和六個子類的綠色金融標準。著重從制度建設、操作流程、風險防控等方面系統規范綠色金融發展。
陳小平進一步建議積極發展能效信貸、綠色債券和綠色資產證券化,開展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探索藍色債券、碳金融、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綠色建筑保險等創新型產品,發展綠色供應鏈融資。開發綠色債券指數、綠色股票指數及相關產品,鼓勵金融機構以綠色指數為基礎開發公募、私募基金、結構化理財等綠色金融產品。不斷完善和創新涵蓋從股權到債權,從間接融資到直接融資,從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的綠色金融產品體系,更好地適應碳中和背景下不同類型項目的差異化融資需求。
而如何用好綠色金融杠桿?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陳小平告訴記者,2017年6月,我國在浙江、廣東、貴州、江西、新疆五省區部分地區,開啟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截至2020年底,全國綠色信貸余額居世界第一,綠色債券存量規模居世界第二。2020年7月,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正式成立,首期募資規模885億元。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加快推進,7省(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額近100億元。
陳小平認為,我國在利用綠色金融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仍然存在著綠色標準界定不統一、綠色金融服務機構不足,綠色金融產品體系不全,相關政策激勵不充分以及信息披露不全面等問題。
為了進一步發揮綠色金融杠桿作用,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陳小平建議,構建綠色金融標準體系,保障綠色金融規范健康發展;完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量;深化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推動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構建符合政策激勵的評價和約束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布局綠色金融;完善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引導社會投資向綠色低碳等環境友好型企業傾斜。
他認為,應在《綠色金融標準工作組章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的基本框架和六個子類的綠色金融標準。著重從制度建設、操作流程、風險防控等方面系統規范綠色金融發展。
陳小平進一步建議積極發展能效信貸、綠色債券和綠色資產證券化,開展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探索藍色債券、碳金融、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綠色建筑保險等創新型產品,發展綠色供應鏈融資。開發綠色債券指數、綠色股票指數及相關產品,鼓勵金融機構以綠色指數為基礎開發公募、私募基金、結構化理財等綠色金融產品。不斷完善和創新涵蓋從股權到債權,從間接融資到直接融資,從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的綠色金融產品體系,更好地適應碳中和背景下不同類型項目的差異化融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