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盡快推出環境保護法修正案 對環保設備及產品進行分類分級補貼
民建中央為環保產業發展“補鈣”
發布時間:2014-03-10 10:20:56
|
作者: 本報記者 馬寅秋 欒絮潔
天藍、地綠、水凈,在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環保產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隨著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部署,環保產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期,然而也面臨著許多“成長的煩惱”。環保產業發展還存在什么問題?如何更好地發展環保產業?近日,民建中央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提交《關于大力發展環保產業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提案》,作出了回答。
主要建議
◆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已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三審,建議盡快推出,進一步明確環保產業在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盡快出臺《排污許可證管理條例》,進一步完善國家和地方環保標準體系。
◆加大對環保產業的政策宣傳、落實及扶持力度。建議財政設立環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環保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對新技術、新工藝、首臺套等技術推廣應用,采取后補貼方式給予資金獎勵和分擔風險,對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應用給予扶持。
◆進一步培育和規范環保產業市場。嚴格執法,加強市場監督與產品質量監督。對使用量大、應用面廣、產品質量好、污染減排效果明顯、社會影響力大的環保設備和環境友好產品進行分類分級補貼。加快建立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權交易市場。
提案背后
民建中央長期關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連續6年選擇不同的切入點,進行“轉方式、調結構”方面的調查研究。2013年,民建中央把“大力發展環保產業,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點調研專題,由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負責。4月,陳昌智率調研組先后在廣東、北京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實地考察了廣州禾信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等13個環保產業企業,召開了9場座談會,掌握第一手資料,向有的地方提出了書面交換意見。5月,走訪環保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了解環保產業政策,探討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專題調研報告。
專家點評
環境保護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 劉炳江:
這是一份非常切合時宜的提案。當前,我國環境治理的任務很重,霧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成為老百姓都熱切關注的問題,也影響了社會各個生產行業。此時,民建中央提出通過大力發展環保產業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提案,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 提案中提出的問題切中要害,所提出的拓寬環保企業融資渠道等建議,為中小型環保企業的發展做了很好的呼吁。
此外,該提案論證扎實,這源于多次實地調研的成果,我本人也參與了這一課題的多次調研活動。比較深的感觸是:從國家層面來講,迫切希望發展環保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并且已經出臺了一定的優惠政策;但從企業來講,排在第一位的是生存,而環保往往是不掙錢的,剛開始要付出巨大成本,他們在享受優惠政策的過程中面臨較多門檻。這就需要政府在出臺政策的同時,盡快將這些政策落到實處,解決環保產業發展中面臨的瓶頸問題,培育環保產業健康化、規模化發展。
主要建議
◆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已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三審,建議盡快推出,進一步明確環保產業在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盡快出臺《排污許可證管理條例》,進一步完善國家和地方環保標準體系。
◆加大對環保產業的政策宣傳、落實及扶持力度。建議財政設立環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環保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對新技術、新工藝、首臺套等技術推廣應用,采取后補貼方式給予資金獎勵和分擔風險,對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應用給予扶持。
◆進一步培育和規范環保產業市場。嚴格執法,加強市場監督與產品質量監督。對使用量大、應用面廣、產品質量好、污染減排效果明顯、社會影響力大的環保設備和環境友好產品進行分類分級補貼。加快建立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權交易市場。
提案背后
民建中央長期關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連續6年選擇不同的切入點,進行“轉方式、調結構”方面的調查研究。2013年,民建中央把“大力發展環保產業,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點調研專題,由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負責。4月,陳昌智率調研組先后在廣東、北京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實地考察了廣州禾信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等13個環保產業企業,召開了9場座談會,掌握第一手資料,向有的地方提出了書面交換意見。5月,走訪環保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了解環保產業政策,探討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專題調研報告。
專家點評
環境保護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 劉炳江:
這是一份非常切合時宜的提案。當前,我國環境治理的任務很重,霧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成為老百姓都熱切關注的問題,也影響了社會各個生產行業。此時,民建中央提出通過大力發展環保產業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提案,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 提案中提出的問題切中要害,所提出的拓寬環保企業融資渠道等建議,為中小型環保企業的發展做了很好的呼吁。
此外,該提案論證扎實,這源于多次實地調研的成果,我本人也參與了這一課題的多次調研活動。比較深的感觸是:從國家層面來講,迫切希望發展環保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并且已經出臺了一定的優惠政策;但從企業來講,排在第一位的是生存,而環保往往是不掙錢的,剛開始要付出巨大成本,他們在享受優惠政策的過程中面臨較多門檻。這就需要政府在出臺政策的同時,盡快將這些政策落到實處,解決環保產業發展中面臨的瓶頸問題,培育環保產業健康化、規模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