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低收入農戶共享全面小康成果
——七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精神
發布時間:2016-05-31 08:58:06
|
作者: 本報特約評論員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近年來,省委持續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全面消除了家庭年人均收入4600元以下的絕對貧困現象,取得了不把貧困帶入“十三五”的顯著成績。這些低收入農戶雖然已經脫離貧困線,但生活還比較困難,如果他們的收入上不來,就會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掉隊。從這個意義上講,低收入農戶增收問題仍然是一塊短板,必須抓緊補齊。要把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責任,深入實施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劃,確保低收入農戶收入增長快于農民收入平均增幅,確保一個都不返貧。
補齊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短板,必須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發展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根本途徑,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終究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實現。要加強低收入農戶的就業技能培訓,努力提升他們的就業層次。鞏固擴大來料加工業,促進低收入農戶實現就業轉移。鼓勵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加強農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使美麗經濟、信息經濟成為低收入農戶增收的重要渠道。實施扶貧致富帶頭人培養計劃,組織和帶領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支持26個原欠發達縣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科學跨越,推動景寧畬族自治縣和18個民族鄉同步實現高水平小康,努力實現區域性整體增收。
補齊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短板,必須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是激發低收入農戶增收潛力的有效手段。要推進扶貧體制機制改革,提高扶貧工作的整體性和精準度。創新低收入農戶增收方式,支持低收入農戶以承包土地、集體資產股份參與合作開發經營,推進高山遠山、生態敏感區農民異地搬遷。深化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消除致貧返貧因素。
補齊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短板,必須切實加強幫扶。低收入農戶自我發展能力弱,幫扶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要完善農村低保政策,逐步縮小城鄉低保差距,切實做到不養懶漢、應保盡保。加大教育幫扶力度,落實各類助學政策,切實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加大結對幫扶力度,推廣光伏小康工程等新型幫扶方式,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開展幫扶,實現村企共贏、群眾受益。
高水平全面小康,是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不僅城鎮居民生活要高水平,農村居民生活也要高水平,不僅先富起來農民生活要高水平,低收入農民生活也要高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真正認同。要以翻篇歸零的姿態再出發,千方百計拓寬增收渠道,補齊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短板,讓共同富裕的陽光普照低收入農戶。
補齊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短板,必須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發展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根本途徑,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終究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實現。要加強低收入農戶的就業技能培訓,努力提升他們的就業層次。鞏固擴大來料加工業,促進低收入農戶實現就業轉移。鼓勵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加強農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使美麗經濟、信息經濟成為低收入農戶增收的重要渠道。實施扶貧致富帶頭人培養計劃,組織和帶領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支持26個原欠發達縣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科學跨越,推動景寧畬族自治縣和18個民族鄉同步實現高水平小康,努力實現區域性整體增收。
補齊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短板,必須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是激發低收入農戶增收潛力的有效手段。要推進扶貧體制機制改革,提高扶貧工作的整體性和精準度。創新低收入農戶增收方式,支持低收入農戶以承包土地、集體資產股份參與合作開發經營,推進高山遠山、生態敏感區農民異地搬遷。深化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消除致貧返貧因素。
補齊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短板,必須切實加強幫扶。低收入農戶自我發展能力弱,幫扶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要完善農村低保政策,逐步縮小城鄉低保差距,切實做到不養懶漢、應保盡保。加大教育幫扶力度,落實各類助學政策,切實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加大結對幫扶力度,推廣光伏小康工程等新型幫扶方式,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開展幫扶,實現村企共贏、群眾受益。
高水平全面小康,是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不僅城鎮居民生活要高水平,農村居民生活也要高水平,不僅先富起來農民生活要高水平,低收入農民生活也要高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真正認同。要以翻篇歸零的姿態再出發,千方百計拓寬增收渠道,補齊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短板,讓共同富裕的陽光普照低收入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