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才強省創新強省打造成為“重要窗口”的強大動力和鮮明標志
——七論學習貫徹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精神
發布時間:2020-07-01 16:47:47
|
作者: 本報特約評論員
當前,正處于戰略窗口期、歷史交匯期和攻堅關鍵期。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對照“重要窗口”建設的新目標新定位,強化人才強省、創新強省工作導向,形成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引領我省人才和創新工作的突破性標志性文件,開啟了建設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的嶄新篇章。
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從根本意義上講,浙江今后能不能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能不能建成“重要窗口”,歸根結底還是取決于人才的集聚度、活躍度、貢獻度和創新的能力、動力、活力。我們要把人才強省、創新強省作為首位戰略,以“三個地”的責任感使命感,以超常規舉措著力推動“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建設,著力優化全域創新體系和創新生態,著力實現重要指標“六倍增六提升”,加快建成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和科技強省,努力成為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育新機開新局的中堅力量。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要聚焦打造人才引領優勢,全力建設具有影響力吸引力的全球人才蓄水池,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發展浙江。大力實施“鯤鵬行動”“浙商青藍接力工程”和新時代工匠培育工程,引進培育一大批頂尖人才、領軍人才、青年英才、高層次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重視培育和用好本土人才,全方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樹高葉茂,系于根深。要聚焦打造創新策源優勢,圍繞三大科創高地全力建設全球創新策源地。把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作為全面創新改革的試驗田,高起點打造面向世界、引領未來、輻射全省的創新策源地。統籌實施“尖峰”“尖兵”“領航”“領雁”計劃,大幅提高重點領域基礎研究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加快建設實驗室和重大科研平臺體系,以一流學科創建引領高水平大學建設,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高層次科技創新開放合作水平。
創新為魂,產業為本。要聚焦打造產業創新優勢,全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體系。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強化創新鏈產業鏈精準對接,全力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標志性產業鏈和歷史經典產業,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需求為牽引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構建高水平現代化的創新空間格局和產業平臺體系,深化實施科技和數字惠民工程,催生壯大數字生活新服務。
創新力量源于優良生態。要聚焦打造創新生態優勢,全力建設科技創新與人才生態最優省。加強和改善黨對人才和創新工作的全面領導,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牽引科技體制改革,優化人才創新創業公共服務,推出更多含金量高、惠及面廣的支持政策,強化以知識產權保護為重點的法治保障,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和濃厚氛圍,讓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充分迸發、創新力量充分涌流。
群英薈萃的集結號已經吹響,創新創業的錢塘潮正在奔涌。讓我們匯聚起磅礴偉力,加快建設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在“兩個高水平”和“重要窗口”建設的偉大征程中闊步前進!
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從根本意義上講,浙江今后能不能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能不能建成“重要窗口”,歸根結底還是取決于人才的集聚度、活躍度、貢獻度和創新的能力、動力、活力。我們要把人才強省、創新強省作為首位戰略,以“三個地”的責任感使命感,以超常規舉措著力推動“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建設,著力優化全域創新體系和創新生態,著力實現重要指標“六倍增六提升”,加快建成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和科技強省,努力成為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育新機開新局的中堅力量。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要聚焦打造人才引領優勢,全力建設具有影響力吸引力的全球人才蓄水池,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發展浙江。大力實施“鯤鵬行動”“浙商青藍接力工程”和新時代工匠培育工程,引進培育一大批頂尖人才、領軍人才、青年英才、高層次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重視培育和用好本土人才,全方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樹高葉茂,系于根深。要聚焦打造創新策源優勢,圍繞三大科創高地全力建設全球創新策源地。把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作為全面創新改革的試驗田,高起點打造面向世界、引領未來、輻射全省的創新策源地。統籌實施“尖峰”“尖兵”“領航”“領雁”計劃,大幅提高重點領域基礎研究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加快建設實驗室和重大科研平臺體系,以一流學科創建引領高水平大學建設,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高層次科技創新開放合作水平。
創新為魂,產業為本。要聚焦打造產業創新優勢,全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體系。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強化創新鏈產業鏈精準對接,全力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標志性產業鏈和歷史經典產業,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需求為牽引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構建高水平現代化的創新空間格局和產業平臺體系,深化實施科技和數字惠民工程,催生壯大數字生活新服務。
創新力量源于優良生態。要聚焦打造創新生態優勢,全力建設科技創新與人才生態最優省。加強和改善黨對人才和創新工作的全面領導,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牽引科技體制改革,優化人才創新創業公共服務,推出更多含金量高、惠及面廣的支持政策,強化以知識產權保護為重點的法治保障,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和濃厚氛圍,讓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充分迸發、創新力量充分涌流。
群英薈萃的集結號已經吹響,創新創業的錢塘潮正在奔涌。讓我們匯聚起磅礴偉力,加快建設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在“兩個高水平”和“重要窗口”建設的偉大征程中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