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月25日起,央行將再度提高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舉將回籠3000億元基礎貨幣;而央票發行量下降,并沒有阻擋央行回收流動性的決心。
2月22日,央行宣布將發行2010年第13期央票,期限為1年,發行量170億元,這一數字大大低于此前第12期、10期間300億和420億的發行規模。
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1年期央票發行量下降,此舉或是為了避免發行量過大而導致貨幣市場利率過度波動,減輕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給市場帶來的壓力,這也很可能預示明天央票利率不會有太大變化。”
2月25日起,央行將再度提高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舉將回籠3000億元基礎貨幣;而央票發行量下降,并沒有阻擋央行回收流動性的決心。
廣發證券最新研報分析,盡管節前央行為保證春節期間流動性充足,在公開市場連續保持凈投放,節前4周市場凈投放資金總量近7000億;但央行2-3月份資金回籠壓力仍然巨大,2月19日至3月末央行公開市場央票和正回購到期量累計近9000億元,加總可得央行2至3月需要回收的流動性將在1.6萬億元左右。
申銀萬國分析,貿易順差加大和熱錢流入導致外匯占款不斷增加,也增加了央行資金回籠的壓力。
存款準備金率逼近極限
繼2010年1月份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之后,央行再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但這一數量型貨幣工具的運用空間已經捉襟見肘。
上調后,六大國有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將從16%提高到16.5%,現執行14%標準的其他達標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到14.5%,農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機構暫不上調。
存款準備金率已不斷逼近極限。魯政委認為,目前央行尚未為加息做好心理準備,如果一年期央票利率上升過快,會令市場產生強烈的加息預期。
根據魯政委測算,存款準備金率的極限是23%,我國歷史最高水平尚未超過20%;只有韓國曾經出現過存款準備金率高達23%的情況。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張曉慧也曾撰文分析,存款準備金率最高水平為23.5%。
一位國有銀行資金部人士分析,為了盡快回收流動性,央行將面臨兩個選擇:一是迅速擴大央票發行規模,二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然而,在央票一二級市場利率倒掛的局面下,央票發行利率上行不可避免。
申銀萬國認為,由于央票發行利率低于二級市場利率,對金融機構吸引力較低,因而發行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同時,由于央票發行利率高于存款準備金利率,因而發行央票回收流動性的成本相對也更高。
事實上,1年期央票一二級市場利率倒掛春節后并未得到改善,目前二級市場央票利率為2.01%,仍高出央票發行利率7-8個BP;而目前法定準備金利率為1.62%,因而上調準備金率的回收成本更加低廉。
國信證券認為,為了對沖2009年信貸洪峰形成的巨量流動性,對未來潛在的通脹壓力進行提前減壓,而且考慮到全年資金到期的壓力較大(超過4萬億,至2011年6月則有超過5.2萬億資金到期形成流動性投放)以及回收流動性的成本,此次上調動作可能意味著作用力較大的準備金率將再度成為調節流動性的常規工具,法定準備金率有可能突破2008年6月份17.5%的高點。核心提示:2月25日起,央行將再度提高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舉將回籠3000億元基礎貨幣;而央票發行量下降,并沒有阻擋央行回收流動性的決心。
重啟三年期央票?
在存款準備金率逼近極限的情況下,央行依靠數量工具回籠資金,空間還有多大?
魯政委分析,目前央行面臨的壓力是,如何在沒有做好加息準備的前提下,開發新的流動性回籠工具,既達到回籠流動性的目的,又不會讓利率上升太快。
魯認為,可供開發的工具:一是貨幣互換,去年和今年初不斷傳出央行進行了貨幣互換的傳聞;二是,重啟三年期央票。
“三年期央票期限更長,短期帶來的強烈的通脹預期可以相對降低資金回籠成本。”魯政委分析。
市場普遍認為,央行選擇節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恰到時機,一是可以利用春節長假讓市場充分消化這一消息,避免過度反應;二是繳款日期定在春節后,恰好分擔節后巨量資金回籠壓力。
而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此舉偏向負面。
大通證券認為,上次調升存款準備金率后,當前商業銀行超額存款準備金率可能不足2.5%,因此此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將導致商業銀行資產的重新配置,由高收益的貸款轉為低收益的法定存款準備金。
同時,按照2010年1月末商業銀行存款余額61.2萬億計算,由此測算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將回收3064.50億元基礎貨幣;貨幣乘數(M2)為4.55倍,由此將縮減13949億元存款,并將減少相當于此存款額75%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