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心語五十年亦步亦趨跟黨走
發布時間:2005-08-12 00:00:00
|
作者: 葉慶宜
今年是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六十周年和浙江民建成立五十周年。我們蘭溪市民建基層組織成立也十八年了。
蘭溪市于1987年成立民建小組,當時只有會員7人,都是原工商業者和工商業者子女。1988年,會員已發展到14人,經金華市委會批準,正式成立民建蘭溪市支部。1995年下半年,成立了民建蘭溪市總支,那時已有會員40余人。
十八年來,蘭溪民建在民建浙江省委會、金華市委會和中共蘭溪市委的領導和關懷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已連續13年被市政協評為提案先進單位。2000年還被民建中央授予全國先進集體稱號。
蘭溪民建取得的成績,關鍵是抓住了參政議政這個黨派的基本職責,參政參在點子上,議政議出水平來。通過長期的實踐,我們抓住兩個重要機遇:一是每年政協全會上,通過提案方式向市委、市府及有關職能部門提建議、獻良策;通過大會發言,直抒已見。二是參加各類協商會、座談會等。
我是一個原工商業者,今年80歲,已連續九屆擔任政協委員,連續15年被評為“提案先進分子”和“優秀提案”獲得者。每年提案都在15件以上,大部分是蘭溪人民反映強烈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也有一些是尚未引起有關部門關注的冷點問題。每年都撰寫大會發言兩篇,一篇代表民建總支作口頭發言,一篇個人書面發言。由于經過充分調研和準備,這些提案和發言有針對性,引起有關部門及領導的重視,不少被吸收采納。
通過長期的實踐,我認為做一名合格的民建會員應具備使命感、責任感、成就感。這是新世紀、新時期對黨派整體素質提出的要求。
民建主要是聯系和代表工商經濟界的,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好形勢下,民建會員大有用武之地。當前正值社會大變革時期,出現了許多新矛盾和新課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去解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更好地發揮民建會員的作用,歸根結底要看是否具備高度的政治使命感。
使命感強的人,立場堅定,胸懷博大,眼光深遠,明歷史之大概,見是非之根本,從而做到熟知使命,熱愛組織,盡職盡責。
責任感就是在其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基本職能過程中所迸發出來的一種高度政治熱情和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具體表現為,不折不扣地履行社會責任。
我認為參政黨成員的職責應當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增強社會責任感,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觀。自覺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現代科學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參政議政能力,為祖國統一、振興中華,服務經濟建設做貢獻。要深入調查研究,密切聯系自己所代表的黨派、團體及有關方面的群眾,積極反映社情民意,搞好參政議政。
成就感與使命感、責任感有著內在和本質的關系,是參政黨成員政治上成熟、業務上精通、工作上勤奮的基本政治素質的一個標志。
當前參政議政正由局部型向全局型,由微觀型向宏觀型,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由個人的分散型向以政黨、團體形式的集中型等方面轉化。這一發展,必然對參政黨的參政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我的體會是每個參政黨成員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有所作為,有所成就,必須做到以下五點:
一、需要增強參政議政意識。參政議政主要指參與國家政治生活中重大問題決策過程中的協商討論,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在執行中反饋信息,實行民主監督。因此,為黨和政府決策服務應當是我們參政議政的基本出發點,應該樹立正確的議政觀。所謂參政議政意識,最重要的就是出好主意、提好建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需要提高政治素質。有強烈的愛國心,熱愛社會主義,擁護共產黨的領導,這是我們搞好參政議政必須具有的政治素質。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察和分析問題,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有膽有識,剛正不阿,敢于堅持真理,直言諍諫,這是搞好參政議政的重要條件。
三、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識。除了本專業外,還要懂點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要熟知黨的有關方針政策,懂得逾多,議政水平就逾高。
四、需要有較好的調研和綜合分析的能力。參政議政,必先知政知情,調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參政議政的基礎。此外,要具備綜合分析的能力,包括對事物觀察和判斷能力,對問題的分析和處理能力,對意見的表達和論辨能力。只有具備這些能力,才能在參政議政中發揮較好的作用。
五、需要發揮“雙肩挑”的革命精神。要搞好參政議政,就要統籌安排,互相兼顧。不能把黨派工作看成是軟任務,把本職工作看成硬任務。有這樣的思想是做不好參政議政工作的,更談不上取得什么巨大成就了。
總之,民建會員只有具備使命感、責任感、成就感,才能真正有所作為,才能得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信任,才能得到全社會的肯定和支持。
最后作《七律》一首,為浙江民建成立50周年致賀:
我省建會到今天,風雨同舟五十年。
信仰無妨肝膽照,交游有素誼情添。
宣傳兩制充先導,引薦三胞作后援。
各地同仁齊奉獻,又描錦繡入新篇。 (作者系民建蘭溪總支顧問、蘭溪市工商聯副會長)
蘭溪市于1987年成立民建小組,當時只有會員7人,都是原工商業者和工商業者子女。1988年,會員已發展到14人,經金華市委會批準,正式成立民建蘭溪市支部。1995年下半年,成立了民建蘭溪市總支,那時已有會員40余人。
十八年來,蘭溪民建在民建浙江省委會、金華市委會和中共蘭溪市委的領導和關懷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已連續13年被市政協評為提案先進單位。2000年還被民建中央授予全國先進集體稱號。
蘭溪民建取得的成績,關鍵是抓住了參政議政這個黨派的基本職責,參政參在點子上,議政議出水平來。通過長期的實踐,我們抓住兩個重要機遇:一是每年政協全會上,通過提案方式向市委、市府及有關職能部門提建議、獻良策;通過大會發言,直抒已見。二是參加各類協商會、座談會等。
我是一個原工商業者,今年80歲,已連續九屆擔任政協委員,連續15年被評為“提案先進分子”和“優秀提案”獲得者。每年提案都在15件以上,大部分是蘭溪人民反映強烈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也有一些是尚未引起有關部門關注的冷點問題。每年都撰寫大會發言兩篇,一篇代表民建總支作口頭發言,一篇個人書面發言。由于經過充分調研和準備,這些提案和發言有針對性,引起有關部門及領導的重視,不少被吸收采納。
通過長期的實踐,我認為做一名合格的民建會員應具備使命感、責任感、成就感。這是新世紀、新時期對黨派整體素質提出的要求。
民建主要是聯系和代表工商經濟界的,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好形勢下,民建會員大有用武之地。當前正值社會大變革時期,出現了許多新矛盾和新課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去解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更好地發揮民建會員的作用,歸根結底要看是否具備高度的政治使命感。
使命感強的人,立場堅定,胸懷博大,眼光深遠,明歷史之大概,見是非之根本,從而做到熟知使命,熱愛組織,盡職盡責。
責任感就是在其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基本職能過程中所迸發出來的一種高度政治熱情和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具體表現為,不折不扣地履行社會責任。
我認為參政黨成員的職責應當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增強社會責任感,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觀。自覺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現代科學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參政議政能力,為祖國統一、振興中華,服務經濟建設做貢獻。要深入調查研究,密切聯系自己所代表的黨派、團體及有關方面的群眾,積極反映社情民意,搞好參政議政。
成就感與使命感、責任感有著內在和本質的關系,是參政黨成員政治上成熟、業務上精通、工作上勤奮的基本政治素質的一個標志。
當前參政議政正由局部型向全局型,由微觀型向宏觀型,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由個人的分散型向以政黨、團體形式的集中型等方面轉化。這一發展,必然對參政黨的參政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我的體會是每個參政黨成員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有所作為,有所成就,必須做到以下五點:
一、需要增強參政議政意識。參政議政主要指參與國家政治生活中重大問題決策過程中的協商討論,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在執行中反饋信息,實行民主監督。因此,為黨和政府決策服務應當是我們參政議政的基本出發點,應該樹立正確的議政觀。所謂參政議政意識,最重要的就是出好主意、提好建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需要提高政治素質。有強烈的愛國心,熱愛社會主義,擁護共產黨的領導,這是我們搞好參政議政必須具有的政治素質。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察和分析問題,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有膽有識,剛正不阿,敢于堅持真理,直言諍諫,這是搞好參政議政的重要條件。
三、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識。除了本專業外,還要懂點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要熟知黨的有關方針政策,懂得逾多,議政水平就逾高。
四、需要有較好的調研和綜合分析的能力。參政議政,必先知政知情,調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參政議政的基礎。此外,要具備綜合分析的能力,包括對事物觀察和判斷能力,對問題的分析和處理能力,對意見的表達和論辨能力。只有具備這些能力,才能在參政議政中發揮較好的作用。
五、需要發揮“雙肩挑”的革命精神。要搞好參政議政,就要統籌安排,互相兼顧。不能把黨派工作看成是軟任務,把本職工作看成硬任務。有這樣的思想是做不好參政議政工作的,更談不上取得什么巨大成就了。
總之,民建會員只有具備使命感、責任感、成就感,才能真正有所作為,才能得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信任,才能得到全社會的肯定和支持。
最后作《七律》一首,為浙江民建成立50周年致賀:
我省建會到今天,風雨同舟五十年。
信仰無妨肝膽照,交游有素誼情添。
宣傳兩制充先導,引薦三胞作后援。
各地同仁齊奉獻,又描錦繡入新篇。 (作者系民建蘭溪總支顧問、蘭溪市工商聯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