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職業教育亟待解決的兩大問題及對策
發布時間:2006-11-21 08:43:43
|
作者: 民建建德壽昌支部 黃驊
近年來,隨著我市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增長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我市中等職業教育尤其是民營職業中學得到了迅速發展。我市初中應屆畢業生的升學率在90%以上,其中升入我市中等職業學校及中專的約占40%,職業學校的發展有效緩解了我市初中升學難的問題。職校生由于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和較強的動手能力,就業率高達95%以上,已超過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率。當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對中等職業教育都很重視,從財力支持到政策扶持,競相營造職業教育的良好環境。我市職業教育工作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在廣大職教界人士的努力下,取得了較大發展,但困擾我市職業教育發展的兩大瓶頸問題依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
一、生源質量下滑態勢堪憂。從筆者近七年來從事職業教育的觀察:部分職校新生連初一的基礎知識都不具備,更讓人擔憂的是一些學生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人生沒有目標、沒有理想。究其原因,既有職業教育市場開放后,各地、各校紛紛放寬招生條件爭奪生源,初中生不愁上不了學的影響,也有部分初級中學為了提高普高、重高升學率,人為將學生劃分成“快慢班”,對成績較差的慢班學生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的因素。
二、生源流失影響職業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我市位于杭州、金華、衢州三地市交匯處,在近年來各地強大的職業教育招生宣傳、廣告的影響下,我市選擇到外地就讀職高的初中畢業生也有逐年增加的傾向。本人以為職業教育走規模化、特色化辦學是必經之路,而我市的職業教育存在著散、放、死的現象。“散”是指職校的選址分散,呈零亂狀?!胺拧笔侵笇β毿5慕洜I管理采取的是放任的方式。“死”是對職校的收費、學生的學籍等又管得過多、過嚴。
為此,我建議:
一、加強初中學校的教學質量管理,健全、完善“檢驗初中教學水平的評價體系”。要倡導素質教育理念,健全并完善對初中教學工作的考核辦法,在注重“高升學率”的同時,強化學校對在校生的品德教育、學習習慣教育、學習能力教育的責任,嚴禁初中劃分“快慢班”的做法。
二、按規?;k學思路,建立“建德職校園區”。在洋溪或更樓建立“建德職校園區”,政策扶持入園職校發展,鼓勵民營職校入園。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職高辦學,切實增加對職業教育的投入,鼓勵職高經營走企業化經營之路。拓寬思路,與名校、名師聯手,辦出建德職校的特色與質量。
三、多措并舉,強特色升質量。以提高學生質量與就業質量為根本,有的放矢,實行按需培訓,支持學校進行學分制改革,允許學生完成規定的學業并具備一定的工作技能后,可提前畢業。對職校收費,應實事求是,允許拉開差距,有條件的可提高收費標準辦出名氣與品牌;對學習刻苦,能夠提前畢業的學生可少收相關費用或以獎代補形式予以鼓勵,引導部分學習成績中等,家境較差的初中畢業生選擇就讀職高,以提高職高生源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