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杭州市委會:打造金融后援十大服務中心 增強區域金融中心地位
發布時間:2008-03-07 09:54:28
|
作者: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杭州金融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呈現出金融經濟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出現了“來一家賺一家”的杭州金融現象,但隨著長三角金融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杭州也正面臨著上海的虹吸效應以及長三角地區其他重要城市如南京、蘇州、無錫等的競爭壓力。因此,抓住戰略性機遇,盡快打造長三角金融后援中心,增強杭州長三角區域金融中心地位,已是擺在杭州發展面前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一、杭州打造金融后援服務中心的優勢
1、經濟地理優勢
杭州位于東南沿海,自然環境山清水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信息中心,華東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杭州周邊已經形成市場經濟發達、經濟增長強勢的城市經濟圈,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距離較近、人員交往密切,能夠較好地擔當聯系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長三角南翼地區“中繼站”的角色。
2、技術人才優勢
杭州IT行業比較發達,具有較強實力的信息技術企業,積聚了大量優秀的信息技術人才,為金融后援中心建設提供了技術和人才支撐。同時隨著杭州金融業的快速發展,也積累了不少在本地就職、比較穩定的金融職業經理人。在杭州金融后援產業大發展的情況下,將會對前些年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發展的高級管理人才產生回流的吸引力。另外杭州市場經濟發育較早、民間金融比較活躍,培育了一批富有創新精神、開拓進取的企業家和投資家,對從事金融業的積極性很高,對于金融后援產業的發展能夠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
3、金融生態優勢
隨著“信用杭州”建設的深入開展,社會信用體系逐步健全,杭州是全國第一個中資銀行業機構均設有分行的省會城市,銀行不良貸款率全國最低,業務發展速度一直居于全國領先地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發展良好,不斷創新。金融中介服務體系種類齊全,涵蓋金融領域的各個方面。法律保障體系日益完備,金融監管效能總體較好,區域金融生態環境不斷優化。
二、杭州金融后援十大服務中心內容
金融業是現代服務業的核心,市委十屆二次全會明確提出要把杭州建設成為長三角現代服務業中心目標。為充分發揮金融在我市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促進資金、人才、信息等生產要素的集聚和整合,提升杭州金融品牌形象和國際知名度,我們建議加快打造杭州金融后援十大服務中心,增強杭州長三角區域金融中心地位。
(一)信用卡中心
建立與金融機構前臺業務相對分離,集經營、管理和運作于一體,包括信用卡的市場推廣、風險管理、客戶服務、資金清算等業務,采用全國集中化、一體化、專業化的獨立的公司式組織形式。突出杭州消費大市優勢,吸引國內外發卡銀行單獨或聯合在杭州設立信用卡中心。
(二)呼叫中心
應用計算機的支持,利用電話、手機等作為與客戶交互聯系的媒體,全面經營電話呼出、呼入和調查服務。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各家金融機構、基金投資公司有關金融服務外包的趨勢,爭取在杭州建立后臺服務的相關機構。整合金融機構資源,創新統一金融呼叫服務中心技術。引入外包呼叫中心落戶杭州,服務我市中小型金融機構。
(三)數據處理中心
數據處理中心即專門為金融機構提供客戶賬戶資料等數據輸入,與支付結算有關的數據處理、票據審核等標準化業務的機構。重點引入大型金融機構在杭州建立數據處理中心,并且帶動一批專業從事非核心或非機密的業務的小型專業外包公司。
(四)災備中心
通過發展備用的數據處理中心、工作環境、生活設施和技術支持及運行管理人員,建立在意外災難發生時可以接替生產系統運行進行數據處理和支持關鍵業務功能運作的場所,重點支持總部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金融機構。將災備中心建設成為商業化營運中心,注重需求分析,重視運營維護,加強災難恢復演練。
(五)金融創新中心
大力推動金融制度創新,積極引進國際與國內金融產品研發機構,促進企業進行體制創新,成為區域性的金融制度、金融工具、融資技術、支付信息系統、金融市場、金融組織和金融管理的創新中心。
(六)培訓和會議中心
建立人才發展基金和科學完善的人才培訓體系,設立金融高級人才培訓機構—“金融培訓中心”,通過政府補貼、用人單位和個人分擔等方式解決培訓經費問題,同時發展金融培訓產業,承擔商業化培訓任務。充分發揮杭州旅游業優勢,重點為長三角金融機構提供會議、商務、旅游和度假等服務。
(七)清算中心
積極爭取全國城市商業銀行資金清算中心和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部分功能遷移到杭州,根據外向型經濟以及期貨業發展迅速等優勢,成立外幣清算中心和期貨清算中心。
(八)金融后臺服務風險管理中心
基于杭州成為長三角金融后援服務中心的設想,必然要加強后臺服務風險管理。成立后臺服務風險管理中心或專門為后臺服務的風險管理體系,通過充分評估、全面管理、嚴格監控、及時報告等管理手段,事前防范后臺的數據集中風險和服務外包風險,確保杭州后援服務高效率和低風險。
(九)投資理財中心
為了開拓豐富和安全的渠道,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杭州要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軟件環境,通過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盡快實現基金、保險、信托、創業(風險)投資等投資理財類產業在錢江新城金融功能區集聚,盡快擴大規模,形成影響力和品牌,為民間資本參與各類投資理財公司設立和發展積極創造條件。
(十)金融中介和金融服務中心
充分利用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戰略互補的優勢,大力發展會計、審計、法律、資產評估、信用評級、投資咨詢等金融中介機構。推動大型再擔保公司的組建,為擔保公司以及企業上市發債提供擔保和增信。加快發展金融租賃公司、住宅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等金融服務機構。